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月牙镇情事 > 第36章 村里的第一家小卖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章 村里的第一家小卖部

几人回到村里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钟了,乡村的夜晚显得格外的静谧,只有树上的蝉在鸣叫着,偶尔会有一两只麻雀,扑楞楞的飞过。

在村口时,秋月还是忍不住的问王红:“你肚子里得孩子,几个月了?”

“快两个月了。”

“啥时候去镇里?”丽华也问王红。

“等个三五天吧,他会过来一趟。”

“那好,需要我们的时候,说一声!”秋月还是很担心王红,她轻声的嘱咐她。

“知道啦!秋月和丽华就是我的老铁,一辈子的好姐妹!”王红开心的搂着秋月和丽华说。

王红的家最先到的,秋月和丽华站在原地目送她进了屋后,她们两个才继续往家的方向走去。

“丽华,我咋感觉王红那个事,有点不靠谱呢?”秋月突然开口问丽华,毕竟丽华见的世面要多一些。

“我也有些担心,也觉得不靠谱,王红她把孩子生了,那个人不肯负责咋整啊?那是个孩子,不是小猫、小狗!”

“那现在让她做了,好像也不行啊?”

“是啊,她这个事情真愁人!希望那个男的可以负责吧!”丽华无奈的说。

很快,丽华的家到了,她回到了家。

秋月则怀着心事回到了家里。

秋月母亲坐在院子里乘凉,她看到秋月进了院子,她故意装作看不到秋月,自顾自的原地坐着,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没给秋月任何好脸色。

秋月见到母亲这个样子,她也没任何办法,只能回到自己屋里,准备洗一洗,然睡觉。

“姐,你回来了?”

“玲玲,你咋还没睡呢?”

“嗯,我就是等你呢。”秋玲看了一眼门口, “姐,不行你走吧,出去自己找工作。”

秋月默默的点点头,她没问妹妹为什么,她知道秋玲是个懂事的姑娘,不会无缘无故说这话的,肯定是她听到了父母说什么话。

第二天,天刚亮。

秋月就被村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惊醒,这个鞭炮声持续有十几分钟,才算停了下来。

秋月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她看了一下时间,才早晨五点半,她套上衣服,来到自己家的大门口,她想看看是咋回事?也没听说谁家娶媳妇、嫁姑娘呀,怎么突然放了这么久的鞭炮,这太奇怪了!

秋月的父亲一早就去了稻田地,看看稻田地里的水够不够,还需要水不?秋月站在当院门口的时候,他刚好扛着锹进来。

“爸,谁家放鞭炮呀?”秋月见父亲进来,她连忙问父亲。

“隔壁村儿的那个老梁家,把咱村里靠路边,满意家那房子买下来了,开了一个小卖部,卖一些烟酒糖茶,今个开业,所以放鞭炮庆贺一下。”

“老梁家?是我同学梁小国家吗?”秋月有些疑惑,昨天刚见到梁小国,他并没有说这个事儿呀!

“应该不是他家,好像是梁小国的大爷家吧,因为俺听去看热闹的人说,这个老梁家只有两个姑娘。”

“哦。”秋月转身回到屋里,准备洗洗脸收拾下,然后做早饭。

饭菜做好后,秋玲和小宝最先吃,他们吃完了,便背起来书包去上学。

秋月继续收拾家里碗筷,打扫一下卫生,母亲这时候却着急的出门了,想来是去小卖部看热闹了。

村里儿第一个小卖部,这让整个村里人都感到格外的新鲜,所以前去看热闹的人有很多,一时间小卖部人来人往,笑声更是不绝于耳。

这种热闹王婶怎么会放过,她更想第一个挤进去,她胖胖的身体,挤的周围人一个趔趄,大家纷纷避让着,如果王婶摔个跟头,大家都不知道该抬哪头,众人纷纷戏称王婶为行走的二缸。王婶对此嗤之以鼻,只是翻楞着眼睛,怒视着大家。

“哎,老王婆子,你挤啥啊?自己啥体格你不知道啊,跟个地缸似的,哪里都有你,欠欠的!”锁柱他爹不服气奚落王婶,他本身就长得跟个瘦猴一样,王婶一挤过来,还伸手扒拉他一下,他差点跟个陀螺一样,原地转了起来。

“呦,原来是锁住他爹啊,你要是不吱声,俺都没瞧见你!”王婶不服气的斜了一眼锁住他爹, “你说你也长得太小了吧!不仔细看,根本看不着!哈哈……”

“哎!王婶这话你得说清楚,你咋知道人家小呢,你看到过?”于得海突然搭话。

他的话音才落下,众人便笑的前仰后合,纷纷对于得海竖起了大拇哥,也就他敢出言奚落王婶。

王婶这才察觉自己失言了,她连忙开始反击于得海: “他的小,你的大吗?有本事脱下裤子,给老娘看看!你这样才有资格说大小!”

于得海没想到王婶会这样说,他瞬间臊的满脸通红,不敢在言语了,他四处和身旁的人找话题,借此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他没想到王婶是真的“虎”呀,啥玩意儿都敢往外面搂!

大家都明白于得海是脸上挂不住了,每个人都跟着装糊涂,打着马虎眼,这事就算过去了。

小卖部的墙壁、棚顶都是雪白的,再也不是满意家住时候的那个样子,墙壁也是雪白的。满意家住的时候,墙上都是糊着报纸。

小卖部摆着干净的玻璃柜子,玻璃柜子里放了许多食品,两毛钱的一块的大面包,一毛五分钱一根的大麻花,还有两分钱一块的糖块,甘草杏一袋一毛钱,三分钱一块的小淘气糖,一分钱一个的汽水糖。

酱油、米醋、咸盐、味精、白糖这些家里常用的调味品,更是一应俱全。

玻璃柜子还摆着各种各样的香烟,有“红梅”、“红塔山”、“小熊猫”等等。

最稀奇的是,还有白色纸包装上面印着烟叶子的的旱烟,小卖部老板说这种烟叫“大包儿”。

玻璃柜子后面的墙上,还做了一些小格子,里面摆着一些瓶装的白酒,“洮儿河”、“大高粱”、“二锅头”……

地上的还放着一个个塑料的箱子,里面有的是啤酒,还有玻璃瓶子的汽水,有些汽水还有着漂亮的颜色,橘黄色瓶子的就是橘子味的,白色瓶子的就是荔枝味儿的。

村里人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都很高兴,于是便开始打听起价格,当问完价格后,都纷纷咂舌,连声呼喊着太贵了,说买不起之类的话。

小卖部的主人,果然是梁小国的大爷,他很会做生意,还在小卖部设了几个牌桌子,扔了几副扑克牌,供大家玩儿,并且分文不收,自己还贴着灯费钱。

在小卖部逗留的人便络绎不绝,村里的老爷们闲暇之余,都会去小卖部摸上几把扑克,他们玩的最多的便是“打娘娘”、“钓金花”、“三张牌。”

村里的妇女又多了一个去处,夏天在大榆树脚下聚集,拉着东家长、西家短。冬天便去了老梁家的小卖部,那里又成为了一个传播信息的地方。

每天傍晚的时候,大家都忙了一天,都会趁着仅有的一点时间,来小卖部转上一圈,大家打着哈哈,互相打趣一下!倒也是让大家多了几分乐趣。

梁小国自从他大爷在这个村儿安家落户后,他总会时不时的来这里转一圈,他每次都坐上十几分钟,眼睛四处看着,脸上带着一种希望,等他走时,脸上又带着失望的表情。

赵贵家的更是这里的常客,她仗着自己年轻,总是和村里的一些老爷们插科打诨,她这样的行为,让王婶这些人,又开始有了新的话题,比如会说,她最近和谁家老爷们走得近了,两人肯定有事。

总之,小卖部的信息,比过去的大榆树的信息传播的还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