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定后一家人就决定初六去了县城就去找中人买地,当然买地之前自然要去和村长说说。

“可惜村里没有大片的上等地要卖,不然你买村里的地也能更方便些。”老村长忍不住感慨道。

“村里没有的话,我就买镇上附近的,也离我们村不远的。”

陈大江知道村长也是想让村里人也能跟着挣点辛苦钱,倒是人之常情,况且他也有这个意思。

初三吴氏带着陈十九去了她自己娘家,吴氏的父母都已经不在世了,吴氏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去自己兄弟家走走。

父母走了以后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疏远了很多,同样也跟他们说了一下县城有铺子会大量收购杨梅李子干和芝麻这些,客气的转悠了一圈便回来了,倒是没有在遇见不讲理的极品。

初六一大早两家人就一起回了县城,才回到县城他们就知道了之前李老爷家的事情后续!

陈凌云收到消息后,就去找了陈十九,“你说你这脑子是怎么长得,居然真的是那个管家父子俩,听说那个管家是李老太爷的私生子,他们这么做不但是为了折辱李老太爷,也是为了私仇。”

陈十九无所谓的点点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结果也在他的预料当中。

想起什么,起身从书架上拿了两本话本递给了陈凌云。

“这是我最近写的话本,一本是鬼话连篇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还有一本白蛇报恩是我最近新写的故事,二哥帮我送去书铺都卖了吧!”

这白蛇报恩的故事在现代可是风靡了一个时代的经典故事,搭配它的专属bgm,简直不要太上头好吗?

要是能在这个时代弄个舞台剧就更好了,想起舞台剧他又想起了经典梁祝,这个故事倒是也不错,以后有空了再写吧!

陈十九完全没有自己在抄袭羞耻感。

自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又没有给这些话本署名陈十九,这怎么能说抄袭?

而且笔名他也不会一直用,他打算一个系列的话本换一个,马甲越多越安全嘛!

“行,到时候我把钱给你送过来。”陈凌云接过话本一口答应了下来。

随意的打开看了起来,这鬼故事虽然有些恐怖,但是倒符合话本的样式,可是为什么这个白蛇报恩的故事这么的?嗯,怎么说呢!

别具一格?

“你这话本卖的是故事?还是诗词歌赋,带诗词卖弄一下也就罢了,怎么还带曲子的?你会作曲?我怎么不知道?”

他好像并没有看过他这个堂弟会作曲的,而且这曲子看着就很不错的样子,连词都给写好了。

他这堂弟已经这么有才了吗?

陈十九摇了摇头“这个词曲跟这话本是配套的,跟同窗学了一二,挺有意思的,二哥不是也学了抚琴,要不你试试好好听?”

上辈子上的培训班太多了,虽然大部分都是干货,但是为了陶冶情操乐器也学了两个,一个是钢琴,一个古筝。

至于作曲他却是不会的,不过不能承认啊,这要是说完全不会,那他拿这曲子出来岂不是没法圆过去了。

陈凌云听到让他试试,也有些意动,不再纠结陈十九是不是会作曲的事,赶紧回去把他在县学上课用的琴拿了过来,仔细研究一阵后便开始抚琴。

很快熟悉的曲调便响了起来,不过因为陈凌云学琴不久,实在是没有什么技巧可言,陈十九听的不是很满意。

只能指点了几句,弹奏这个曲子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陈凌云点头再次弹奏了起来。

院子外,一辆低调的马车缓缓驶过,一位身着华丽锦袍的公子正闭目养神。

突然听到一阵奇妙的曲调,曲调婉转悠扬,是他从未听过的曲子,一时好奇,赶紧让车夫停了下来。

“咦,停车,往后退一点。”

“是,公子”车夫拉着马掉了头,停在了一墙之隔的巷子里。

锦袍公子一曲听罢,满意的直点头,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曲子,若是弹奏之人的技艺再好点,那就更完美了。

“好曲,好曲啊!”

就是可惜了这次来武宁县只是拜访许山长,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听到了。

这样想着他便对车夫和书童吩咐道,“我们转出去看看这家铺子是卖什么的!”

他想看看这抚琴之人是谁,虽然技巧上略有不足,但是这曲子却是极好的,也不知有没有机会能认识一下。

这边陈凌云也满意的点了点头,拿着话本和琴便从后门离开了,想着趁着时间还早,赶紧去把话本给卖了。

就这样两人成功的错开了,等到陈十九听说前面曲子有人要找刚才的抚琴之人时。

陈十九只能如实告知,人已经离开了。

“这么巧吗?那便算了吧!”

李玄明遗憾的摇了摇头,倒也没有强求,瞧着这里的糕点跟他们豫章郡珍惜糕点铺子的糕点一模一样,便买了一些这才离开。

陈十九没有在意,回了后院继续学习,刚才陈凌云可是给他布置了一篇文章,他要好好想想。

陈大江一来到县城第一件事情当然是去找中人买地了!

买卖土地的中人,一般都是跟衙门走的比较近,打点了一番后。

陈大江打听到了芙蓉镇附近空闲的连在一起的几块地。

回家跟陈十九商议后,决定买那块位于陈家村,刘家村还有镇子它们三者中间位置的那块地。

有八十多亩上等水田,三十多亩中等旱地,可以用来种芝麻绿豆。

而且都是连在一起的,也方便他们找人管理,经过筛选陈大江决定找自己女儿女婿,刘根生两口子帮他管理。

正好他家里兄弟五人,地有些少,他又是排老四,在家里也是个说不上话的。

也不知道他回家能不能说服他父母兄弟,如果说服不了的话正好可以帮他们管着,到时候秋收他自己也会去看着点。

说好后陈大江快速下手把地给买了下来。

又去了一趟刘家村跟刘家人说明了一下情况,说好了合适的工钱还让刘根生帮他招几个人开春了就开始翻地种绿豆和芝麻。

听说翻一亩地二钱银子,刘家兄弟们纷纷表示自己家里人就能把这三十亩旱地给翻完。

陈大江“……”

陈大江把事情都交给了刘根生去管理,自己便回了县城。